離散/現代性研究室

20091109

[活動快訊]----12/4-5 離散文學研討會

2009 12/4-5 離散文學研討會

暫訂議程

報名

December 4, 2009 (Friday)

專題演講

時間

主持人

演講者

題目

10:10-12:00

李有成

吳 冰

Read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as “Introspection Literature”

作為反思文學的華裔美國文學

12:00-14:00

午餐

論文發表

14:00-15:20

張淑麗

黃心雅

Crossroads, Borderlands, Diaspora: Anita Endrezze's

Auto-ethnography, Throwing Fire at the Sun, Water at the Moon

傅士珍

Rescripting the Colonial Dreams : The Politics of Recollection in Jessica Hagedorn's Dream Jungle

馮品佳

Diasporic Bollywood: Deepa Mehta's Bollywood/Hollywood

王智明

Diaspora as Nation: Tracking Taiwanese America from the Cold War to the Present

15:20-15:30

茶 敘

15:30-16:50

馮品佳

單德興

生命.書寫.自由─析論哈金的 A Free Life

劉于雁

Imagining Transnational Hybridity and Geocultural Complexities in Kiran Desai's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林玉珍

“[T]o be in touch with some otherness”:

Home in Brian Friel's Diasporic Imagination

傅 雋

失去與尋回的黃金年代

December 5, 2009 (Saturday)

時間

主持人

發表人

題目

09:00-10:00

單德興

李有成

Monica Ali's Brick Lane as a Diasporic Novel

李翠玉

Homing Through the Route : Cultural Diaspora-ization in Cristina Garcia's Monkey Hunting

張錦忠

陳翠梅的離散馬華電影

10:00-11:20

茶 敘

11:20-11:40

黃心雅

陳福仁

Picture Books on Transnational/-racial Adoption

張淑麗

「愛在眾聲喧嘩時:莎娣 ‧ 史密斯的《白牙》與倫理的偶然與必然」

11:40-12:00

吳 冰

總結


20091019

2009 「離散與新興英文文學計畫」系列活動

壹.系列演講

場 次

時 間

演講題目

演講人

地 點

第一場

20 Oct.

(10:00-12:30)

Doing Research on Diaspora Literature: A Feminist Perspective

張淑麗 教授

( 成功大學外文系)

外文系 305 室

第二場

20 Oct.

(14:00-16:00)

離散與家國想像

李有成 教授

( 中研院歐研所)

外文系 305 室

第三場

29 Oct.

(14:00-16:00)

冷戰時期的星港電影環:以國泰電影為例

魏艷助理教授

(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

外文系 305 室

第四場

30 Oct.

(14:00-16:00)

從哈金詩作的翻譯

問題看華人離散

張瓊惠 教授

(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

外文系 305 室

貳.讀書會系列活動

場 次

時 間

研讀文章

導讀人

地 點

第一場

9 Oct.

(10:00-12:30)

“Diaspora”

by Brent Hayes Edwards

張錦忠

(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外文系 317 室

第二場

23 Oct.

(10:00-12:30)

“Denationalization Reconsidered: Asian American Cultural Criticism at a Theoretical Crossroads”

by Sau-ling Wong

李翠玉

(高師大英語系助理教授)

外文系 317 室

第三場

30 Oct.

(10:00-12:30)

“ Immigration and Diaspora ”

by Shirley Geok-lin Lim

張瓊惠

(台師大英語系教授)

外文系 317 室

第四場

Dec.

(10:00-12:30)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by Stuart Hall

張淑麗

(成功大學外文系教授)

外文系 317 室

20090604

六月十五日活動訊息-離散文學教學成果討論會















離散文學教學成果討論會
Diaspora Colloquium

Time: 15 June 2009 (Monday) 9 am-3 pm

Place:中山大學 文學院 305 室


中山大學外文所離散詩學、墨美邊境文學、 成功大學外文所離散小說三課程之期末教學成果展現, 共有兩校十二位碩博士班同學發表以離散與墨美邊境文學相關論文, 分別 從不同的詮釋觀點分析 Gloria Anzaldua, Margo Tamez, Wayson Choy, Sara Suleri, Zadie Smith, Philip Roth 等當代各族裔離散與邊境作家的敘事文本。 討論會除了論文發表外,將由三位任課教師(張淑麗黃心雅張錦忠)針對論文講評。

報名 Registration [please submit before 6/12]

議程下載

中山大學外文系-教學提昇卓越計劃-離散文學計畫 主辦

中山大學外文系-離散/現代性研究室 協辦

20090603

6/12 演講訊息-比較文學與離散小說:莫妮卡.阿里的《磚巷》

第三場

Title: 比較文學與離散小說:莫妮卡.阿里的《磚巷》

Speaker:Yu-cheng Lee 李有成 教授 ( 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

Time: 2009/6/12 (Fri. ) 13:30 – 15: 00 | Place:成功大學 文學院 7 樓會議室


Abstract

莫妮卡‧阿里( Monica Ali )的小說《磚巷》( Brick Lane )以倫敦東區孟加拉人的社群為背景, 敘述孟加拉移民的故事。小說於二○○三年面世後即爭論不斷, 爭論的重點主要涉及阿里對孟加拉人社群的再現是否真實、 是否道地的問題。 甚至小說被改編為電影而在倫敦東區的實景拍攝時, 還引起部分磚巷居民的示威抗議,力圖阻擾影片的拍攝。 我希望能夠超越上述的爭論閱讀這本小說。 除了將這本小說視為離散文學的文本外, 我將藉此思考後殖民去國族化的背景下個人的歸屬問題, 這個問題又因後九一一時代全球反恐政治的介入而益形複雜, 因此必須擺在跨國政治的架構深入探討。 這也說明了離散屬性有時也無法擺脫跨國政治的糾纏。在思考《 磚巷》可能涉及的眾多問題時, 正好碰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機與經濟衰退。在這樣的新情勢下,《 磚巷》的意義已經超越我最早的思構。 我正在思考是否可能以晚近若干批評家所謂的地球主義( plane tarianism )概念來處理《磚巷》所隱含的意義, 這樣也許可以避開全球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纏繞。

20090405

4月9日 演講訊息:談韓國導演洪尚秀、世界電影與電影中的性

Time: 14:00, 4/9, 2009

Place: Room 305, NSYSU, Taiwan

Topic: Hong Sang-Soo, World Cinema Audiences, and Sexuality in Film
主題:談韓國導演洪尚秀、世界電影與電影中的性
Speaker: Dr. Sean Allan 項亞倫(台大外文系專案助理教授)
Moderator:Tee Kim Tong 張錦忠 (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


   This presentation will look at the films of South Korean director Hong Sang-Soo from a “World Cinema” perspective. Specifically, I will look at the ways in which Hong examines contemporary (hetero)sexuality, the life of the artist at a time seemingly defined by crushing anomie, and the connections between art and sex.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consider the pitfalls of analyses of film from a world cinema perspective. (In this case, I assume that the “world cinema” perspective posits a general audience of intellectuals from across the developed world, but especially concentrated in Europe and the Americas.) I will consider how world cinema perspectives potentially misread emerging cinemas (e.g. Taiwanese and Hong Kong cinemas of the 1980s and 90s, South Korean cinemas of the ‘00s) or delimit them in accordance with popular prejudices among a Western intelligentsia.
  I will further consider these issues vis-a-vis Hong's own connections to European and world cinema sensibilities. From there, I will consider some general issues in the viewing and criticism of representations of sexuality in, especially, recent Asian cinemas. (Here I will concentrate on some ‘Hong-esque' attempts to use art cinema to observe contemporary, everyday sensibilities. Examples will include recent arthouse films from Taiwan, including The Most Distant Course, God, Man, Dog, and others.)

20090303

談大馬的獨立創作

時間:3/10(二)下午1點~4點
地點:A3001(聞天祥老師課堂上)
講題:
談大馬的獨立創作
主講人:陳翠梅(馬來西亞電影導演)
( 馬來西亞獨立電影發展趨勢,獨立製作在馬來西亞的經營模式, 大荒影片分享 - 翠梅的新作品 <<每一天,每一天>>>創作分享等)


via
臺藝大電影系卓越辦公室

Snap Shots

Get Free Shots from Snap.com

About us

探討當代文學與文化的離散美學,範圍涵蓋歷史、政治、移民、族群、語言、認同、差異、身分、再現、後殖民、後現代等論述與議題。(亞洲)離散族裔的文學與文化表現尤其是我們的關注。